《道德经》最重要的一章


一个人没钱,是因为能量不足;
一个人生病,是因为能量不足。
能量去哪里了?
看下图,就这样通过六根消耗掉了。

能量就是一切!
这不禁让自愈哥联想到2千多年前,从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以后,人类世界就很少出现像他们这样能够正面影响人类几千年的非凡人物。
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后来的人们福德浅薄?慧根不够?还是修行方法用错?哪里出了问题?
自愈哥在学习圣学文化过程中,知道了两位不识一字却能影响后世的圣者,一位六祖慧能大师,另一位王凤仪先生。
一个字都不识,他们的大智慧从哪里来的?
后来领悟到,这应该跟他们累世有修是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应该是乘愿再来的大觉悟者。
那么他们修行的方法路径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又是怎样开发自己本自具足的智慧的呢?
以前自愈哥写过一篇科学与圣学的文章,讲过这两套理论体系所采用的是截然相反的方法。
科学是敞开六根,拼命向身外做功探索;
圣学是关闭六根、静心向身内用功内求。
目标相同,方向方法相反。
科学家在有形的物质层面,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偿、手做实验、大脑思考总结;
圣学家却反过来,通过关闭六根,切断六根与六尘(外界)的接触,努力做到澄心遣欲、一念不生,相信如此就能契入道(真我)的本来境界。
如此真理实相一切奥秘便会自然呈现。
目前最高深的量子科学家们通过向外探索到今天,根据探索到的成果,有专家由衷的说:
当科学家们费尽千辛万苦,努力的爬到了科学之巅,却发现圣学家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科学家发现:原来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发现了全息理论。
对此《心经》早就指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华严经>>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道德经》里讲:“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不就是空?不就是看不见的能量?
由此可知,科学与圣学正在走向统一。 
既然圣学家比科学家那么早就知道了物质世界的实相,所以证明:
圣学家内求的方法是一条捷径,那么怎样向内求呢?
迄今为止,据说我国的圣学核心经典《道德经》的全球发行量仅次于西方的《圣经》,科技发达的德国每4户家庭就有一部道德经,足见这部经典的影响力。
现在我们来看《道德经》对这事是怎么说,先来看四十七章关于圣人非凡能力的阐述:
《道德经》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是说,圣人不用出家门,就能清楚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六根,不用借着任何工具(望远镜之类)的观察,也能清楚宇宙、星辰,各种天体的运行,知道其运行规律和法则。
如果一个人需要走出家门,到处学习打听才能了解真理的话,其走得越远,越用功,反而知道越少。这个少不是数量的少,而是指对真理知道的少。
有可能是知识是知道的很多,但是相互矛盾的理论也很多,反而脑子乱了,所知障越大了,更不知道真理了,离本质更远了。
所以圣人都是不用外面行走,不出家门就能知道;不用”看见“就能明白发生的各种情况;不用刻意努力追求奋斗,就能心想事成,使事情按照自己想要的结果呈现。
这是不是有点颠覆我们大部分人的观念?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的就是:
要拼命努力,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明师点悟。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才能名利加身。
人们都是这么做的,对不对?这不就是科学的方法吗?敞开六根,拼命的外求。
可是今天听老子一说,这方法是不是不够?难怪两千多年来圣人那么少?
圣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方法是什么呢?
来看《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讲的就是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事的方法。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是运载。,营气,中医讲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个营指的是推动全身血液运行、维持五脏六腑正常功能的血压波;
魄,中医里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所以这里的魄指肺。肺主呼吸,肺的呼吸不仅是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通过调节呼吸,可以使紧张的身体放松,心跳恢复正常,改善微循环,清理废物,释放压力,按摩左右两半大脑,使之安定下来,同时还是从意识进入到潜意识的主要通道。
载营魄抱一的意思是通过调节呼吸,使呼吸和血液循环一起运载,两者能够很好的保持同一个节奏、频率,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要调节呼吸的频率来配合心跳的频率。
因为我们心跳的频率不会随着意识而改变,也就是无法改变心跳,心跳大概每分钟72次左右。但是呼吸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人呼吸每分钟大概是16次左右。大概比例是4比1。
通常由于身体突发状况,紧张的时候,呼吸和心跳就会加快,超过这个比值,就会清楚的感觉到心在跳,肺在动,喘大气。
于是通过调整呼吸,深呼吸,就能快速调节到原先正常的比值,两者和谐共振,好像一体,这时候身体就很快恢复正常,人就进入平和、舒坦的状态。
能无离乎?
两者能够分开吗?肯定是不能的。
呼吸和心跳搭配的天衣无缝时,全身的气血运行就会非常顺畅,冬天天气冷的时候,手脚冰凉,坐下来做几分钟深呼吸,手脚就会变暖。
一般人都是肺部呼吸,这样的呼吸很浅、短促,我们要学会腹式呼吸,学会调息。这个很重要。
这一句其实讲的是修炼身心的方法,道家修炼就是:借假修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然后契入道的境界,开悟成智,得道成仙。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里的字,一是指专注,二指的是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修炼出来的那个气非常宝贵,不要随意浪费消耗祂,要好好使用祂加强祂,使得身体气血循环顺畅,身体处在一个非常舒服松软的状态,就像婴儿一样柔软通透。
大家看普通人都是年龄渐大,身体就变得越僵硬。你看病变的部位就是微循环堵塞、僵硬的、凝固的,身体柔软通透,哪怕百岁老人也不会有病。
这也是那些已经生病想要恢复健康的人们要采取的正确方法和达成的目标。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览,指的是我们头脑中的杂念、心产生的念头,当人静坐调息调身达到婴儿般柔软放松这个程度的时候,非常舒服,就忘记了身体的存在,此时只感受到心的妄念纷飞,就进入调心的阶段。
要像洗衣服一样,除掉这些念头(污物),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真正的澄心遣欲,体验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完美,没有瑕疵了。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是爱惜珍惜;民,民气可用,这里民指的是气、能量;治,治理;国,指身体。
意思是我们要爱惜珍惜修炼得到的气,不要熬夜、多思多虑、好色纵欲消耗祂,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才能保持涤除玄览那个状态。
否则,精气神不足,身体不健康,头脑昏沉,心智散乱,是不可能达到保持那个状态的。
能无为乎?
意思是我们处在那种纯净寂静的无念状态,要无为,不要去加意念控制祂、调整祂,要让祂自动的调节。
怎么自动调节?当念头生起来的时候,古人要我们“知而勿随”,知道有念生起就行了,不要去分析祂、跟随祂、甚至加一个角色,演绎祂。念起念灭,一切自然,知道就好。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天门是一个比喻,天指的是我们这个三维世界以外的世界,门代表的是我们的世界与他方世界之间那道无形的屏障,这个门是可以打开和关闭的。
凡夫俗子为什么不知道生命宇宙的奥秘?不能像圣人一样什么都知道?是因为无法突破屏障,打开通往那些世界的天门。
怎么才能打开呢?
方法就是向内求,闭关独处、止语静坐、调息、调身、调心,达到身体松软舒服,心无一念的时候,天门就打开了,宇宙一切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信息就可以被我们抓取,被我们知晓。
诸葛亮、刘伯温、李淳风、袁天罡这些古代的人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通过这样的内求,修炼出来的。
能无雌乎?
雌是母性,雌雄交配,孕育下一代。这个雌字放在这里意思是处在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不要把在人世间学习的那些别人生发出来的信息概念及自己的想法、欲望加进来,要保持那个心无一念的状态。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四达,意思是四通八达,无所不达。到天门打开那个境界,我们的心灵感知的能力就可以超越这个肉身的限制,遨游太空宇宙,甚至与古代的众神、仙佛、圣贤自由交流。
能无知乎?
这样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意思是我们通过调息调身调心的修炼,慢慢到达了天门开阖的程度,但是还不稳定,还会关闭。
畜之,意思是要继续修炼,才能保持那个状态。
生而不有,当我们长时间的修炼,保持在这个境界的时候,就自然知道了一些普通人不知道的事情,拥有了一些普通人不具备的特殊的能力和所谓的大智慧。
比如回知过去、预知未来、宗教里讲的五神通。
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有了这些所谓的超能力,不要以为这是我所独有的,我很厉害。
为而不恃,依靠这种能力做成了一些大事情的时候,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居功自傲。
长而不宰,这种能力不断加强,我们不要去主宰祂,也不要靠祂去主宰别人,不要祸害别的生命。
是为玄德,这才是真正最美好的德行。
科学是敞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求之学。所以科学家们到今天都搞不清楚生命宇宙的真相。
圣学是关闭六根,切断与外界的接触,达到一念不生之境,与宇宙合一,所以可以知道一切的秘密。
一句话总结,人生要想快速突破瓶颈,要想获得大的成就,必须用圣人之法。
现在自愈哥每天用两个小时帮助有缘人疗愈身心,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跟我联系。
点击下面标题,参看更大文章:
改变命运的核心
分享到